热门资讯

2018高明明城镇政策性借读生小一入学指南(时间+条件+材料)

2018高明明城镇政策性借读生小一入学指南(时间+条件+材料)

发布时间:2022-10-28 18:31:03

内容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汇:明城镇政策性借读生小一入学,明城镇政策性借读生小一入学条件,明城镇政策性借读生小一入学材料,明城镇政, 2018高明明城镇政策性借读生小一入学指南(时间+条件+材料)

内容简介

招生学校明城小学、崇步学校招生对象及规模1、招生对象符合法定入学年龄(即2012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父母在明城工作和居住且符合入学政策的非明城镇户籍的适龄儿童(即政策性借读生和普通借读生)。2、招生规模:招生办法实施分类分批招生

招生学校

明城小学、崇步学校

招生对象及规模

1、招生对象

符合法定入学年龄(即2012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父母在明城工作和居住且符合入学政策的非明城镇户籍的适龄儿童(即政策性借读生和普通借读生)。

2、招生规模:

招生办法

实施分类分批招生办法。在本镇户籍生招生完毕后,各学校根据剩余学位数量,按照“先政策性借读生,后普通借读生”原则安排随迁子女入学。

● 符合入读政策性借读生条件非明城镇户籍的适龄儿童,由家长携带有关证件和资料到所属学区学校报名。当报名人数大于招收户籍生后的剩余学位时采用抽签形式确定。

报名安排

提交资料经审核后,学校提交拟录取名单经镇教育局备案后,由学校通知学生办理入学相关工作。

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招生

1.常见种类(父母一方符合政策性借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共16类,常见三个种类的条件、带备资料如下表:

种类条件带备资料1在明城镇居住且获得住宅房产权证明,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的非户籍人士的适龄子女①房产权证明或已经鉴定的合同、发票;②明城镇流管办办理的《广东省居住证》;③户口簿或证明材料;④明城镇计生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户口属高明区内的回户籍所在地开具计生证明)。2在明城镇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5年以上(含5年),现在在明城镇有固定住址、有合法就业或经营证明的非户籍人士适龄子女①户口簿或证明材料;②在本镇连续居住满5年证明(有以下证明材料之一:在本镇连续居住5年及以上的《广东省居住证》,提供居住证历史记录;在本镇连续经营5年及以上,提供营业执照正本;在我镇连续5年及以上依法纳税证明,提供纳税证明材料);③在明城连续缴纳社保5年以上证明(佛山市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证明)(计算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可同时作为在明城连续5年居住证明材料使用);④明城镇计生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3父母一方有本镇户籍的子女①户口簿或证明材料;②儿童父母实际居住地(房产证或居住证);③明城镇计生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父母一方属镇外、市内户籍,且在本镇工作或经营的适龄子女①户口簿或证明材料;②在本镇的房屋租赁证明(报名时持有效的租房合同,并提供4个月以上缴纳房租收据)或直系亲属房产证;③在本镇工作或经营证明(报名时持有效的社保缴费证明、劳动合同、租地合同、营业执照或纳税证明等);④明城镇计生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户口属高明区内的回户籍所在地开具计生证明)。

2.学区范围划分(以房产证、社保缴纳单位、居住证等为划分依据)

3.招生原则

(1)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按学区划分到所属学区学校报名,只能选择一次报名机会,并且只能报读一间学校,多报无效,重复报名者取消报名资格。

(2)当报名人数少于招收户籍生后剩余学位时直接录取;当报名人数多于招收户籍生后剩余学位时,需要通过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录取的名单;没有剩余学位时,所属学区学校上交相关资料,由镇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有剩余学位学校入读;不服从安排的,视为放弃学位,不再另行安排。

4.报名事项

报名时间:5月16日 上午8:30-11:00,下午2:30-4:30

报名地点:所属学区学校

报名带备资料:带备所需资料,并递交《明城镇公办学校新生报名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5、抽签安排(当报名人数多于招收户籍生后剩余学位时)

(1)第一轮抽签(由所报读的学校组织实施)

时间:5月24日上午(8:30派筹;9:30截止入场;10:00开始抽签)

地点:所报读的学校

(2)第二轮抽签(由镇教育局主持实施,将在第一轮没中签的集中在有剩余学位的学校进行抽签统筹)

时间:5月25日上午(8:30派筹;9:30截止入场;10:00开始抽签)

对象:在第一轮抽签中没有中签的政策性借读生

地点:有剩余学位的学校

(3)抽签工作监督人员:镇教育局、学校工作人员以及家长代表

6.注意事项

凡逾期不报的、未能提供明城镇计划生育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的(含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佛山市户籍),将视为放弃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资格,只能只能以积分入学方式申请入学;不服从安排者,视为放弃学位,不再另行安排。

相关规定

1、按各级文件要求,统筹做好几类人群分类入学安置工作,包括做好引进领才子女入学优教服务,广东省人才“优粤卡”持有人子女入学工作,因公殉职、伤残基层干部子女入学工作,落实现役子女教育优待政策,高明区高层次人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科技人才子女入学工作以及落实大型骨干企业扶持政策。

2、严格控制班额。严格按照《广东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6]107号)的要求,小学不超过45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30%以上的学校,小学不超过50人。在保证零增量的基础上,逐步消除现在大班额。招生计划与学籍捆绑,超出规定招生计划数招收的学生一律不入学籍。

入学需带备的资料

1、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资料以及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2、儿童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